一区二区国产日产_啊v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法治網新聞 > 新法規問答>正文頁

專家解讀|王小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有力舉措

2020-07-15 14:27:31文章來源:

時代集團公司總裁、國務院參事室 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小蘭

《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既是切實保障中小企業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有力舉措,也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其他市場經濟國家經驗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公平交易必須依靠法律給予制度保障。按照“合同自由原則”,企業有選擇合同對象、是否簽訂合同、決定合同內容(包括貨款的支付日期、支付方法等)、合同簽訂方式的自由。但如果不對“合同自由原則”加以一定的限制,處于優勢地位的一方就有可能利用其優勢,導致不公正的交易,損害處于弱勢地位一方的利益。因此,許多國家制定了專門法律,對市場主體之間的商業交易行為進行規范,特別是制定專門法律規范解決企業間資金支付和拖欠問題,防止大企業利用市場優勢地位侵害小微企業的利益。《歐盟關于打擊商業交易中延遲支付的法令》《英國延遲支付商業債務(利息)法案》《德國加速到期支付法》《美國及時付款法》《日本防止拖延支付轉包費法》和《日本防止拖延支付政府合同費法》等,都對市場主體之間的拖欠行為、支付責任及相關處罰措施作出了明確規定,以確保公平交易,保護廣大中小企業的利益。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被大型企業以及部分機關、事業單位拖欠賬款現象比較突出。從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規范款項支付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角度看,非常有必要從立法上對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進行規范。可以說,《條例》的出臺恰逢其時。

第一,對支付要求和支付責任作出明確規定。《條例》首先對公平交易條件作了原則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得要求中小企業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交易條件,不得違約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對使用財政資金采購行為作出專門的嚴格規定,機關、事業單位使用財政資金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不得無預算、超預算開展采購。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

第二,對付款期限予以明確規定。《條例》借鑒其他國家立法經驗,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大型企業應當按照行業規范、交易習慣合理約定付款期限并及時支付款項。同時,《條例》對防止以拖延檢驗或驗收延遲支付款項行為作出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約定以貨物、工程、服務交付后經檢驗或者驗收合格作為支付中小企業款項條件的,付款期限自約定的檢驗或驗收期限屆滿起算。

第三,對在企業正常付款條件之外可能存在的“隱性障礙”作出明確限制。比如,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強制中小企業接受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強制在工程建設中收取非依法要求的額外保證金行為,以及因法人變更或竣工驗收等為理由拖欠中小企業欠款等情形作了限制性規定。《條例》還特別明確,中小企業以應收賬款擔保融資提出確權請求的,應當限期給予確權。這些條款的制定,充分表明堅持“問題導向”立法,通過對不公平的交易行為適當干預,保證中小企業獲得實質平等的地位。

此外,《條例》還對此項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部門、投訴受理部門作了相應規定,對機關、事業單位違反《條例》的法律責任也作了相應規定,有助于保障《條例》貫徹實施、落地生效。

市場經濟下,一切交易活動要充分體現公平公正,任何主體都不能濫用優勢地位,都要自覺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秩序,這是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條例》的出臺,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落實市場主體公平待遇、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有效手段,將有助于解決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自身力量解決的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長期拖欠賬款的問題,有利于營造更加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 張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