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国产日产_啊v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福利_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法治網新聞 > 新法規問答>正文頁

專家解讀 | 陳衛東:規范證據收集,完善辦理程序 提升醉駕案件辦案質效

2023-12-18 10:07:44文章來源: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陳衛東

  醉酒危險駕駛在我國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危險駕駛是我國法定刑最輕的犯罪,近年來發案量穩居榜首。與發生危害后果后因被控告、舉報或被辦案機關發現而案發不同,大部分醉駕案件是在未發生危害后果的情況下被公安機關通過路查等方式主動查處的,事實相對簡單,證據容易收集,定案的主要根據是血液酒精含量鑒定意見,在此類案件辦理程序上理應與其他犯罪有所區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出臺的《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完善了醉駕案件辦理程序,同時有不少探索創新,對于高質效辦理醉駕案件乃至完善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一、《意見》規范了醉駕案件證據收集要求,完善了證據采信規則。考慮到醉駕案件屬于微罪,相對簡單且主要依靠血檢等客觀證據定案,《意見》在證據收集部分,按照一般應當收集的證據和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細化、規范了醉駕案件證據收集要求。如犯罪嫌疑人是否飲酒、駕駛機動車沒有爭議的,就無需收集同車人員、共同飲酒人員等人證言。《意見》將實踐中常見的血液樣本提取、封裝、保管不規范,未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送檢、出具鑒定意見等情況下獲取的證據界定為瑕疵證據,適用瑕疵證據可補正的原則,對不能補正或者合理解釋才將相關證據予以排除。這一規定既符合證據法的原理,也非常實事求是,能夠避免因為一些輕微瑕疵而機械地排除定案關鍵證據,進而放縱犯罪的情況發生,有利于公正辦理醉駕案件。

  二、《意見》完善了醉駕案件辦理程序,優化了執法司法資源配置。醉駕案件中,絕大多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意見》在遵循法定程序、保障當事人權利、確保案件質量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快速辦理機制,實現了簡案快辦。《意見》規定公檢法機關一般應當在立案偵查之日起30日內完成偵訴審工作。按照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適用速裁程序的案件,審查起訴和審理期限一般為10天。《意見》規定的30日的總辦案期限,包括了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期限,與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并不沖突,也避免了因為過分壓縮辦案時限,損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這樣規定兼顧了公正與效率。要確保快速辦理機制落地,有必要配套簡化辦案流程和文書。《意見》規定案件移送至審查起訴或者審判階段時,取保候審期限尚未屆滿且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受案機關可以不再重新作出取保候審決定。《意見》規定對擬判處緩刑的人員一般不再委托社區矯正機構進行調查評估。由于大部分醉駕群體人身危險性相對較低,進行調查評估的必要性確實不大,《意見》的這一規定安排是符合實際的。《意見》還吸收了一些地方探索,允許采用表格式、清單式法律文書辦理醉駕案件。上述程序設計是在遵守現行法律的基本原則基礎上,主動探索創新,有助于完善輕罪案件辦理程序,實現繁簡分流,推動建立多層次的刑事訴訟程序體系。

  三、《意見》創新設置了公益服務考察機制,有利于提升案件處理效果。近年來,不少地方辦案機關在處理輕微犯罪過程中,通過自愿公益服務、公益補償等方式修復被損害的法益或者考察行為人的認罪悔罪、認錯悔過表現,這種處理更加人性化,符合現代恢復性司法理念,有助于減少對刑罰的片面依賴,有助于強化特殊預防效果。《意見》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作為犯罪處理,對情節輕微的可以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對于這部分醉駕行為人,法律給了當事人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再將行為人自愿接受安全駕駛教育、從事交通志愿服務、社區公益服務等情況作為作出上述相關處理的考量因素,有助于強化對被從寬處理人員的教育引導,防范行為人再次醉駕,一舉多得、值得肯定。

  相關鏈接: 

  堅持嚴格依法辦案 加強醉駕綜合治理 “兩高兩部”印發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 

  全文 | 關于印發《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的通知 

  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加強醉駕綜合治理——“兩高兩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發布《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答記者問 

  專家解讀 | 周光權:統一執法司法,完善醉駕治理體系 

  專家解讀 | 梁根林:堅持嚴格依法辦案、綜合治理醉駕 促進輕罪治理體系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