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 申衛星:明確職責定位 完善法治保障 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申衛星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自2007年施行以來,對促進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將《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訂為《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彰顯了黨和國家對器官捐獻的高度重視,進一步明確了紅十字會的職責定位,總結固化了實踐中的成熟經驗,為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彰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
器官捐獻和移植是挽救垂危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彰顯社會文明的高尚事業,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系生命倫理和社會公平。此次修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獲得同意、禁止器官買賣、公平分配器官等指導原則,堅持自愿、無償原則,切實加強器官捐獻和移植全流程管理。
此次修訂,不僅條例的名稱增加了“捐獻”,而且較大幅度地擴充了器官捐獻相關條文,明確提出“國家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體系”,“國家加強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國家鼓勵遺體器官捐獻”等,充分體現了對器官捐獻工作的高度重視。《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部門負責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公安、民政、財政、市場監督管理、醫療保障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有關的工作”,“新聞媒體應當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公益宣傳”等,強調部門協作和社會參與,為加大器官捐獻工作宣傳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培育有利于器官捐獻的社會氛圍等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二、明確紅十字會職責定位
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以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人的尊嚴,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中國紅十字會有遍布全國的組織網絡體系,有多年參與推動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工作經驗,有眾多的會員和志愿者,是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和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紅十字會參與、推動器官捐獻工作,符合紅十字會的宗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賦予的法定職責,是器官捐獻和移植“中國模式”的重要內容。
2007年,國務院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器官捐獻的宣傳等工作。2012年,中央編辦批復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明確了中心的工作職責。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將參與、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寫入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此次修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了紅十字會在器官捐獻工作中的職責,規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意愿登記、捐獻見證、緬懷紀念、人道關懷等工作,加強人體器官捐獻組織網絡、協調員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進一步保障和規范各級紅十字會依法開展器官捐獻相關工作,將有力促進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
三、固化成熟經驗做法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頒布以來,特別是2010年原衛生部委托紅十字會開展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級紅十字會積極參與、推動器官捐獻工作,探索出一條既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原則又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由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參與、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器官捐獻之路,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器官捐獻工作體系。30個省級紅十字會成立了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建立了2500余人的協調員隊伍,建成210余處捐獻者緬懷紀念場所,打造出“一個人的球隊”“一個人的樂隊”等一批貼近群眾、感染力強、宣傳效果好的公益宣傳品牌。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管理系統累計登記捐獻意愿人數已達659萬,“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超過530萬。
《條例》依據民法典完善了器官捐獻的條件和程序,將許多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固化上升為法規制度,進一步優化器官捐獻的工作機制。《條例》規定“公民可以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建立的登記服務系統表示捐獻其遺體器官的意愿”,進一步暢通公眾表示捐獻意愿的途徑;規定“紅十字會向遺體器官捐獻人親屬頒發捐獻證書,動員社會各方力量設置遺體器官捐獻人緬懷紀念設施”,“定期組織開展遺體器官捐獻人緬懷紀念活動”等,進一步體現了對捐獻人的尊重和褒揚;規定“接到通知的紅十字會應當及時指派2名以上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對遺體器官獲取進行見證”,明確協調員的見證職責。
綜上,《條例》的出臺將對進一步完善器官捐獻“中國模式”,規范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推動我國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鏈接:
司法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就《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答記者問
專家解讀 | 黃潔夫:完善工作體系 優化工作機制 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邁上新臺階
專家解讀 | 葉啟發:創新發展理念 保障科學公平 推動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體系法治化建設